标签归档:Qt

Qt::ConnectionType 解析

signal/slot在底层会使用三种方式传递消息。参见QObject::connect()方法:
bool QObject::connect ( const QObject * sender, const char * signal, const QObject * receiver, const char * method, Qt::ConnectionType type = Qt::AutoCompatConnection )
最后一个参数是就是传递消息的方式了,有四个取值:

Qt::DirectConnection
When emitted, the signal is immediately delivered to the slot.
假设当前有4个slot连接到QPushButton::clicked(bool),当按钮被按下时,QT就把这4个slot按连接的时间顺序调用一遍。显然这种方式不能跨线程(传递消息)。

Qt::QueuedConnection
When emitted, the signal is queued until the event loop is able to deliver it to the slot.
假设当前有4个slot连接到QPushButton::clicked(bool),当按钮被按下时,QT就把这个signal包装成一个 QEvent,放到消息队列里。QApplication::exec()或者线程的QThread::exec()会从消息队列里取消息,然后调用 signal关联的几个slot。这种方式既可以在线程内传递消息,也可以跨线程传递消息。

Qt::BlockingQueuedConnection
Same as QueuedConnection, except that the current thread blocks until the slot has been delivered. This connection type should only be used for receivers in a different thread. Note that misuse of this type can lead to dead locks in your application.
与Qt::QueuedConnection类似,但是会阻塞等到关联的slot都被执行。这里出现了阻塞这个词,说明它是专门用来多线程间传递消息的。

Qt::AutoConnection
If the signal is emitted from the thread in which the receiving object lives, the slot is invoked directly, as with Qt::DirectConnection; otherwise the signal is queued, as with Qt::QueuedConnection.
这种连接类型根据signal和slot是否在同一个线程里自动选择Qt::DirectConnection或Qt::QueuedConnection

这样看来,第一种类型的效率肯定比第二种高,毕竟第二种方式需要将消息存储到队列,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大对象的复制(考虑sig_produced(BigObject bo),bo需要复制到队列里)。

在QtCreator上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Git

在一篇介绍Git的文章中,作者说版本控制系统是为懒人准备的,它让懒人们比那些善于备份文档的勤劳人拥有更干净的文件系统以及更多的可以活着的时间。对此我深表赞同。同时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更是团队生存的关键。所以,这坚定了我选择版本控制系统的信念。

git是我第一个接触的版本控制系统。有同学说你怎么不用SVN啊,我反驳:GitLinux之父LinusTorvalds一手打造的,对于Linux系统和开源项目的管理当然好啦。其实我在QtCreator上搭建git的时候也是费了一番周折呢,现在终于成功了,高兴得想写一篇文章来总结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尽管提出来,我会改正的。

我目前的开发环境:Ubuntu11.10QtCreator2.41Qt4.8

保证正确地安装了QtCreator了吗?请看这里

现在开始安装相关组件了:首先是gitCtrl+Alt+T打开终端,输入sudoapt-get install git,回车,安装git

为了方便地使用git,还必须安装gitk这个git的图形端。命令:sudoapt-get install gitk

随后是团队开发必须的OpenSSH了。因为要和很多台主机进行通信,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你们的连接是安全的,这里OpenSSH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安装命令是:sudoapt-get installopenssh-client。如果你自己创建一个代码库并且让自己的机器成为服务器,那么你还需要安装OpenSSH服务器版本,命令:sudo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有安装OpenSSH问题的,可以移步至:这里

安装完git后,我们看到,QtCreator已经检测到了git的存在。在版本控制和工具菜单里面都有git选项。

网上有大量git命令行相关的文章,我也不再赘述了,我就介绍git怎样和QtCreator一起使用。注意:QtCreator按照规范将路径中的所有中文转为\nnnn为一个数字)的形式,在git中这样会导致定位失败(因为git可以识别中文路径)。

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吧,快捷键Ctrl+n。记得项目的路径中不能有中文,必须是纯英文的形式,在这里我建立一个名为“test”的纯C项目。


点击下一步,出现版本控制的选项,选择git,如下图。我们在创建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个.user文件,保存了一些用户杂项配置,但是不同用户的喜好不同,因此此文件并没有被git管理,不得不说QtCreator这一点为我们考虑得十分细致。


下一步,接下来就不要我说了吧,完成。创建了一个纯C的项目,其实就是HelloWorld。我们假设这个HelloWorld就是第一个版本,我们要将这个版本作为初始版本,那么我们应该点击“工具➡Git➡Commit……“作为我们的第一次提交,也是第一个版本。


填写作者和Email信息后,就可以写说明了。这里对“说明”输入框作一些说明:首先在我这个QtCreator版本一输入中文就崩溃(自动退出),很恼人的,所以这次我就没有填写中文信息了,但是使用git命令(命令:gitcommit,打开GNUnano编辑器)就可以填写中文。此外注意了吗?第一行是用粗体标志的呢,第二行为空,这是因为很多的信息服务(如接下来介绍的log)会将第一行作为题目,后面的作为正文。命令

填写好了,并且选择了需要提交的文件之后,点击提交,这样git就为我们储存了一个版本的信息了。

想要看看自己提交的版本信息吗?点击“工具➡Git➡Log“,可以显示提交的版本信息。如下图:


点击2552bae,就会显示用英文显示的版本信息,英文不好的同学们就糟糕了……


接下来我就要对这个项目做一些修改了,我们让它再显示一个文字:Hellogit!,并且命名这个版本为1.1。首先我们对源文件main.c进行修改,修改后的main.c如下所示: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

printf("Hellogit!\n");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0;

}

其中蓝色字体部分是我们添加的。接下来我们保存一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提交到git中了,因为当你点击“工具➡Git➡状态“时,下面的输出会显示这一串文字:

#Changes not staged for commit:

#(use "git add <file>..." to update what will becommitted)

#(use "git checkout -- <file>..." to discard changesin working directory)

#

#modified: main.c

#

#Untracked files:

#(use "git add <file>..." to include in what will becommitted)

#

#test.pro.user

nochanges added to commit (use "git add" and/or "gitcommit -a")

显示了我们的main.c已经修改,但未提交至gittest.pro.user未受git管理,因为上文说过了,每一个用户杂项都由一个.user保存着,失去它不会对项目的设置构成影响)。于是我们还得再提交(commit)一下了。


填完了后点击提交,新的版本1.1就完成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啊。

查看一下log(工具➡Git➡Log),现在有两个版本了!


假设我们的1.1版本写得不好,或者把原有的代码改混乱了,我们想还原到原来的版本1.0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使用gitk就可以解决问题。打开gitk,出现这样的界面:


选择Ver1.0,点击右键,选择“Resetnaster branch toher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Hard,并且单击OK就完成了版本的还原。需要注意的是,选择Hard模式意味着在新版本上的一切修改都作废,所以要慎重处理。

回到QtCreator界面,发现提示重新载入文件,点击“全部是”就可以了。

提到版本控制,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分支功能。假如我们制作项目需要一些差异化的版本(例如Windows7家庭版和Windows7旗舰版等),但是它们都是拥有相同的部分,仅仅有一些部分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先制作相同的底层部分,然后创建多个分支,分别制作,这样可以拥有两个版本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一个更好的版本,也可以两个版本分别发售。在这一点上,git又帮了我们大忙,下面我就介绍在QtCreator上是怎样使用git的分支功能的。有不对的地方请尽管提出来,我会改正的。

我目前的开发环境:Ubuntu11.10QtCreator2.41Qt4.8

首先打开QtCreator,点击“工具➡Git➡Log”来查看我们的Log。如下图:


我们看到第一行中间的括号(HEAD,master),它表示了当前head指针指向的是这个版本,并且这个版本所在的分支是master。怎样查看分支呢?很简单,点击“工具➡Git➡Branches...”就行了。


这里有一个master分支,正是我们以前编辑的分支。接下来我们创建另外一个分支,点击“添加”,创建一个名为Experimental的分支吧(不要选“跟踪本地分支master”)。然后我们先点击Experimental分支,然后点击checkout来切换到Experimental分支。关闭对话框,接下来的动作就在Experimental分支上进行了。

我们在main.c上进行一点修改,去掉HelloWorld显示,改为显示三角形的面积。

其中蓝色的部分是我们更改过的代码,编译运行后我们可以提交这段代码。我们就将这段代码的版本定义为1.2a,提交界面如下图所示:


提交完了后查看版本信息:

此时HEAD指针指向了Experimental分支里面的Ver.1.2a版本了。

这个版本也算是成功的了,于是我将精力转向了另一个版本,我想让它实现对圆锥体积的计算。首先我们要将HEAD指针回调。点击“工具➡Git➡Branches...”,点击master分支进行checkout,切换到master分支,我们看到我们的main.c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查看一下Log看是否正确地切换?接下来我们再对main.c进行修改,让它能够计算圆锥的体积:

提交一下,这次将其的版本命名为Ver.1.2b,这样我们项目的两个版本都做好了。如果我们想查看Experimental分支下的当前版本Ver.1.2a的情况,仍然可以使用“工具➡Git➡Branches...”并对Experimental进行checkout就可以了。

嗯,我想知道这两个版本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要来回切换分支并且花很长的时间来找不同吗?哪有这么麻烦,很简单,使用“工具➡Git➡Branches...”,选择一个分支,这里是Experimental,点击diff,来看看和已经checkout了的master分支究竟有什么不同。下面是截图:

这样看不就一清二楚了嘛。

此外还可以将某个分支删除(在“工具➡Git➡Branches...”中),为某个分支进行重命名,以及更加强大的gitk工具,这里就不再向大家介绍了。只要大家入门了,这篇教程就达到目的了。还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利用强大的编程工具制作出更加强大的作品来。

使嵌入式Qt支持中文字体的方法

Linux 下编译并安装配置 Qt 全过程

1。获得源代码

src 官网下载地址:ftp://ftp.qt.nokia.com/qt/source/

2009 年 10 月 1 日发布的 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大小 122 Mb。

2。解压缩

 tar xvfz qt-x11-opensource-src-4.5.3.tar.gz

3。生成 makefile 文件

./configure

这个时候他会问你:“Which edition of Qt do you want to use?”

然后给你两个类型供选择:

Type 'c' if you want to use the Commercial Edition.

Type 'o' if you want to use the Open Source Edition.

第一个是商业版,第二个是自由版。

选择 'o'(Qt/嵌入式自由版是Qt为了开发自由软件提供的嵌入式版本)。

这时候,出现许可界面。

选择  'yes' 接受许可协议。

开始生成 makefile 文件。这个大约需要 5 -10 分钟的时间。

4。Qt 编译

gmake

这个过程时间比较长,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5。Qt 安装

运行 gmake install

默认安装至 /usr/local/Trolltech/Qt-4.5.3

大约 5 - 10 分钟。正常结束,安装完毕。

运行 /usr/local/Trolltech/Qt-4.5.3/bin/designer ,看见 qt 启动,也就是说 qt 安装好了。

6。设置环境变量

一。先修改用户环境变量

vi /home/defonds/.bashrc

在其最后添加以下信息

       export QTDIR=/usr/local/Trolltech/Qt-4.5.3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MANPATH=$QTDIR/man:$MA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二。再修改所有用户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在其最后添加以下信息

       export QTDIR=/usr/local/Trolltech/Qt-4.5.3

        export PATH=$QTDIR/bin:$PATH

        export MANPATH=$QTDIR/man:$MA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LD_LIBRARY_PATH

       三。测试一下

重新开一个终端,输入命令:

qmake -v

输出结果:

QMake version 2.01a

Using Qt version 4.5.3 in /usr/local/Trolltech/Qt-4.5.3/lib

输入命令:

which qmake

输出结果:

/usr/local/Trolltech/Qt-4.5.3/bin/qmake

证明 Qt 环境变量已经被配置成功。

 编者按 :

Linux 启动时,先读取用户环境变量,即 /home/defonds/.bashrc 的设置。次读取所有用户环境变量,即 /etc/profile 中的配置。

开始 Qt

写个简单的 Qt 程序使用安装的 Qt 编译来测试一下它的工作效果

新建一个文件名为 hello.cpp,其内容如下:

保存 hello.cpp,编译过程如下:

在 hello.cpp 所在目录下,运行命令

qmake -project

hello.cpp 同目录下有 hello.pro 文件被生成,它是与平台无关的工程文件。

在 hello.cpp 所在目录下,运行命令

qmake hello.pro

同目录下有 Makefile 文件被生成(Makefile是指导编译器编译源代码的配置文件,在其目录下输入make命令(nmake在win32,vc6环境)就可以完成编译)。

在 hello.cpp 所在目录下,运行命令

make

同目录下有 hello,hello.o 两个文件被编译生成。其中 hello 就是在当前 Linux 系统下使用 Qt 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了。双击运行 hello,“Hello Qt!“ 文本框弹出,OK!做到这一步,证明 Qt 已经完全可以在你的电脑上运作了。还等什么呢,开始你精彩而又愉快的 Qt 开发之旅吧!

移植QtE4.5.2到开发板

1. configure参数:

./configure \
-qconfig myconfig \
-prefix /usr/QtEmbedded-4.5.2-arm \
-nomake tools \
-nomake examples \
-nomake demos \
-nomake docs \
-nomake translations \
-stl \
-continue \
-qt-sql-sqlite \
-iconv \
-qt-libpng \
-qt-zlib \
-qt-libjpeg \
-qt-gif \
-qt-libmng \
-qt-freetype \
-xplatform qws/linux-arm-g++ \
-no-rpath \
-no-exceptions \
-no-accessibility \
-no-qt3support \
-no-opengl \
-no-nis \
-no-cups \
-no-largefile \
-no-accessibility \
-no-pch \
-no-gfx-multiscreen \
-no-gfx-vnc \
-no-gfx-qvfb \
-no-gfx-transformed \
-no-kbd-tty \
-no-kbd-sl5000 \
-no-kbd-yopy \
-no-kbd-vr41xx \
-no-kbd-qvfb \
-no-webkit \
-no-mmx \
-no-3dnow \
-no-sse \
-no-sse2 \
-no-openssl \
-no-dbus \
-no-phonon \
-no-xmlpatterns \
-no-svg \
-no-glib \
-no-scripttools \
-no-phonon-backend \
-no-libtiff \
-opensource \
-release \
-shared \
-fast \
-little-endian \
-embedded arm

    其中,myconfig是qconfig工具对QTE的裁剪。
    若加上参数-depths 16,18 运行时会提示solidFill_setup(): Screen depth 15 not supported 错误,去掉该参数后就没问题;

2.将编译出来的lib目录进行筛选,留下libqtgui libqtcore libqtnetwork三个库及其链接,还有字体目录fonts,将lib目录放到要下载到板子上的文件系统的/usr/QtEmbedded-4.5.2-arm(与configure时的参数prefix指定的目录一致)下,并修改文件系统中的/etc/profile文件,加入环境变量设置:
export QTEDIR=/usr/QtEmbedded-4.5.2-arm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QtEmbedded-4.5.2-arm/lib:$LD_LIBRARY_PATH

如果lib目录没有放在/usr/QtEmbedded-4.5.2-arm下,除了按实际情况设置上面两个环境变量之外,还要再设置一个字体的环境变量:
export QT_QWS_FONTDIR=/path/to/your/fontdir

3.将文件系统压制成bin文件烧写进开发板即可。